正文 九

作者: 冷雨 字数:6055

  从郭栋的来信里,金铭知道她原来所在的部队不久将去执行任务,到哪里,执行什么任务,郭栋在信中没提,自然这是因为涉及军事秘密,郭栋不提,是遵守军队纪律,对于军队铁的纪律,当过兵的人都十分明白,金铭也是当过兵的人,自然也十分理解。

  信中说要南下,金铭便猜测一定是走得很远,这消息给金铭增加几分惆怅。因为这样一来,两人距离更远,相互通信自然更难方便快捷。

  另外,又不知执行的任务有多少危险,金铭不禁为自己心上人的安危担忧起来。

  这消息能使她得到宽慰的唯有一件事,那就是她原来所在的部队移防远地,金铭的父母就不会轻易找部队去探望自己的女儿。这样,金铭他们设计的“谎策”便不会穿帮。这倒让她心里一直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。

  不过,每当想起爸爸妈妈,心里总是不是滋味。自己的选择一旦让他们知道,他们是否能够理解?能够接受?当父母的都是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,为了自己的前途,为了让女儿在无望中寻求希望之路,妈妈操了多少心,费了多少神,才让金铭得以良机到了部队。这真是难得的机遇,更是当代年轻人的黄金理想。现在,她自己一手把这个实现了的理想又变成了梦想,对她寄托着希望,充满着信心的父母会怎样面对?

  想到这,金铭觉得自己有愧于父母。更令自己愧疚的是,这里距市里的家仅有二个多小时的车旅路程,坐上车很快就能回家看望分别已久的爸爸妈妈。可是她不能,真是近在咫尺,如隔万里。

  唉,做人真的是有“忠孝不能两全”的无奈,却让她金铭自愿地选择了。

  也许这就叫“天意”吧?“儿行千里母担忧”,做女儿的惦念父母的心,也是一样的难忍难弃。

  想到这,金铭赶快提笔给郭栋回信,同时写好了一封让郭栋转寄给爸爸妈妈的信。信中自然说到因工作需要,女儿即将随部队执行任务,待到达目的地之后,再写家信,望二老自己保重,切勿牵挂女儿。

  这么着,金铭便安心地留在了农村,插队劳动,兼着照顾杨光。她把自己的行李搬到了青年点女知青宿舍,天天在青年点吃大锅饭。在一个可以睡十多个人的大炕上睡觉。天天和知青一块下地劳动,很快和知青们混熟了,倒也排除了寂寞。

  金铭和郭栋鸿雁传书,频频不断,相互传递着自己的信息,传播着相互牵挂的柔情蜜意,时光便在爱的旅程里匆匆而过。

  虽然郭栋远在他乡,与金铭通一次信一来一往需要二个多月,也就是一个月里只能接到对方一封信,但恋人在远方,爱情在心上,俩人情深深意切切的,感到对方如在身旁。这种“距离美”,反而促使着双方思念更切,恋情更浓,爱情的根越扎越深,爱情的树越长越高,显得愈加枝叶繁茂。

  金铭对杨光的照顾,没有因为白天劳动疲倦以及和郭栋恋爱的缠绵而受到丝毫影响。除了白天和知青们一块劳动,剩余的时间全部用在陪伴护理杨光身上。一天三顿饭金铭回来亲自动手做,且尽量变换花样,给杨光调理好饮食,保证他康复的营养需要。

  金铭还和青年点上的一个叫赵小乐的男知青谈妥了“求援”之事,请他晚上来陪杨光睡觉。

  赵小乐也是本市一名下乡青年,年轻人之间心心相通,也有“同病相怜”的意思,便没“打哏”,“在哪不是睡觉啊?再说,金铭姐,我听了你助人为乐帮助战友的事迹,特受感动,能和你做件好事,发一分光,增一分热,那是我的荣幸。交给我,你就放心吧。”赵小乐欣然答应。

  在陪伴杨光的日子里,金铭除了做饭,洗衣,保证杨光的生活所需之外,还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辅导杨光说话,认物,做事。

  患了“失意症”的杨光如今身体已经恢复健康,但意识上还是处在儿童状态里,对过去的事完全失去了记忆,对新的事物,要象五六岁的孩子一样,一点点认识,一点点教会,如今,在金铭精心护理辅导下,杨光心理的状态已由不懂事的“孩子”,变成了懂事的“孩子”,从这个角度上去论,杨光这个“孩子”还是很聪明的,很听话的。

  一天,金铭正陪着杨光在院子里散步,远看着一辆军用吉普车远远地向山沟里开了过来。

  车上下来几个军人,有一个留着络腮胡子的军人走到金铭跟前,看了金铭几眼问:“铭铭,你不认识我了?”

  金铭被这几个不期而来的军人闹懵了,以为发生了什么事。更被眼前这个盯着看她的老兵吓了一跳。听络腮胡子一问,再仔细瞧了半天,才“啊”地一声惊叫起来:“你是李亮叔叔?”

  “是啊,小丫头蛋子,都长成大姑娘了!忘了?当年你们采蘑菇遇上大暴雨,不是你李亮叔叔我,你不早变成狼粪了?”

  长时期离开了自己熟悉的人群心里总是有些荒凉感的金铭,眼前突然冒出了这么个老熟人,那心里就象在茫茫荒漠里跋涉了好久,好寂寞的人,在万般无助中突然见到了人,不知是因为意外惊奇,还是因为过分激动,长期以来因照顾杨光,下地劳动的体力消耗,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的金铭,觉得自己一阵旋晕。她强忍着停住了以后,眼睛里流出了泪水。

  “这不是杨光吗?”李亮指着楞楞地站在一旁的杨光问。

  “是杨光。”金铭赶快回答。

  “不过,李叔叔,他暂时记不起你来,因为他脑子受重伤以后,还没完全恢复记忆。”

  金铭怕李亮和杨光进行交谈引出尴尬,赶紧解释,并简要介绍了杨光受伤的経过。

  “唉,这孩子--------”李亮感叹深深,没有再问杨光什么。

  “李叔叔,你怎么找到这里的?”金铭蓦地想起李亮来的蹊跷。

  “郭栋写信告诉我的呀!他给我来信把你和杨光的一切情况都详细告诉我了。他说他已经随部队执行任务去了,挂着你们,自己又帮不上你们,叫我来替他看看,看看你们有什么困难没有。”李亮述说着他来找金铭和杨光的来龙去脉。

  “真是我的知心爱人哪,郭栋,我和杨光深深地谢谢你,谢谢你的牵挂,谢谢你的安排!”听李亮说到郭栋远在他方为她和杨光操心操到这个份上,感动得在心里默默和郭栋说着话。

  “李叔叔,我听郭栋讲,他爸爸和你们部队不是都到四川去了吗?”金铭突然想起李亮是郭团长的汽车司机,部队在四川那么远,他怎么跑来了?

  “是啊,但我没走,我留下了,部队去了四川,在本地有个留守处,负责部队一些后勤工作和部队家属区管理服务工作。我现在就是留守处的负责人。有什么困难就向你李叔叔说,吃的,喝的,穿的,用的,都能解决!虽然你们不是我部成员,解放军是一家,都是战友,照顾一下也是应该的,再说你们已经复员为民了,咱们就算搞好军民关系,你们拥军,我们爱民,不用客气!”

  李亮性格爽朗,直率而言。说完,向后面一挥手,向其他几个战士喊一声:

  “来,把东西卸下来!”

  随着李亮这声命令,战士们把车上拉来的粮,油,蛋,肉,菜,甚至葱、姜、蒜都有,一一拿了下来,送到屋里。

  接着,李亮又打开车门,从前座拿出一个半导体收音机,交给金铭:

  “这个给你,留着听听广播,听听音乐,免得在这大山沟里寂寞!”

  看着这一切,金铭好感动,她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部队里,重新享受着部队大家庭的关怀的温暖。

  “李叔叔,有个事我和你说一下。”金铭突然想起了什么,凑近李亮的耳朵:“千万不要把我复员和在这里的消息让我家的人知道啊!”

  “这你放心吧,郭栋在信里都交代了,我很为你们的伟大谎言感动,我决定也参加你们的‘爱谎’运动,保你满意!”李亮压低着嗓子,但还是声气挺亮地说。

  “李叔,进屋坐一会吧。”因为激动,一见面,光忙着说话,也忘了进屋,金铭此时才想起来,开口请李亮和其他战士们进屋。

  大家进屋以后,因为没有椅子,只能坐在炕沿上,李亮也不坐下,回顾了一番说:“呀,太简陋了,怎么连把椅子也没有。不过没问题,下次来我就给你们拉几把椅子,咱们仓库里旧椅子凳子有的是,修修都能用。还有,你们不是都喜欢看书吗?想看什么书,我下回一块带来。”李亮象孩子的家长一样,细心地打算着。

  其实,这个时期,除了毛泽东选集和一些政治书籍,书店里也没有其他什么书籍。金铭想了一下也没提出想要的书来。然而,她却想到了需要李亮帮助的一件宏伟蓝图,于是便试探着问李亮:

  “李叔,暂时我不需要书,我想办一件大事,这事可挺难办,不知你能否帮助我?”

  “说,只要你李叔能办到的,只要对你们有用,割你李叔的肉也在所不辞!”李亮豪爽地显示出一个老军人的坦荡胸怀。

  “李叔,这事你要帮的话,还真得掉肉!”金铭神秘而又有些忧心忡忡地说。

  “说吧,还不信李叔吗?掉肉就掉肉,能帮成就行!”李亮毫不迟疑地回答,坚定着金铭的信心。

  “李叔,是这样,杨光现在是恢复期,他的记忆也在恢复过程中,我想只有对他印象最深的往事,才能对他的回忆发生最好的冲撞和刺激作用,而且这往事越近越明显,越是他曾经最感兴趣的越好。我回想了一下,这样的事,只有我们在部队里那次登黄山对他印象最深,感受最大,距今他受伤前时间又最近,只有让他再回到那个环境里,才会引起他的回忆,激起他的往事感慨,那就有希望重新唤起他的潜意识,找回原来的他自己。可是,我和他现在不可能再去黄山,因此,我想就近造一个黄山,把黄山的一些主景再现在附近山林里。从来到这,我就多次进山观察了一下,这后面就是大山,峭壁、奇峰、怪石、松树都应有尽有,可以就地取材,就地设景,只是我自己力量不及,不知李叔能不能帮我办成这件大事?”

  金铭娓娓道来,历数着自己的奇思妙想,宏伟蓝图,透露着自己对杨光的良苦用心。

  李亮和战士们象听评书一样静静地倾听着金铭的描绘,不禁为这个年轻姑娘的美丽情怀和大胆设想而惊异感动。

  “真是人间奇女,真是人间奇想,真是人间奇迹!”李亮心里感动地这么想着,便一拍大腿,一锤定音:

  “铭铭,行,李叔赞成你!我就是把一身肉全添进去,也一定帮你实现这个理想!”

  当兵的就是当兵的,说出话来梆梆响,做起事来也是噌噌快!他们言必行,行必果,且言行有准有则,讲纪律,也讲奉献。李亮他们决定利用自己休息时间来帮助金铭筑建这个奇特的工程。

  礼拜天一到,一辆大解放汽车拉了满满一车战士来,车一到,李亮就招呼金铭带路,马上开工。

  金铭拿出她仔细保存下来的,游览黄山后杨光绘制好的一张黄山风景图,图上,“迎客松”、“松鼠跳天都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仙人晒靴”、“飞来石”等奇石异景绘得和黄山上那些原景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。

  据李亮听了金铭对绘图的一一说明之后,便“按图索驹”,分配战士们施工。他把几十个战士分成几个组,把各个分景图分别向各个组交代清楚,之后,一声令下,战士们带上工具,涌入了大山。

  其实,除了要出力气,其他涉及的问题并不多。

  当时,山,树,石头,即没有谁承包,也没有谁私有,集体和个人对这样的事是不存在争议的,人们只是感到好奇,赶来看热闹而已。

  再就是需要一些水泥,用来砌路阶和造景点时固定石头。李亮领着战士们从工地上找了一些工程不能再使用的过期水泥。这种水泥正规工程不用是因为怕使用了它影响工程质量,只好弃之为废物。但用来砌山石台阶还是管用的。这么着,就将它“废物利用”地派上了用场。

  这些战士大部分入伍前是农民,身强力壮,力气有的是。

  还有的当兵前就是能工巧匠,木匠、泥瓦匠,石匠,也是强工巧手,人才济济。

  按照杨光的绘图,出身石匠的战士在入山处一块独然耸立的岩石壁上雕出了“大好河山”四个大字。

  其他战士个按图分工,“松鼠跳天都”、“猴子观海”、“仙人晒靴”、“飞来石”等景色一处处都按着绘图一一凿制埋设,固定起来。

  还用一块块山石把这条风景线上的陡滑路段砌上了一步步台阶。这样,仅仅用了十来个星期天,就基本完成了这个看上去与实景虽然大大缩小了尺寸,却怎么看怎么象黄山的奇美景观。

  清晨,金铭站在山下,望着山上云雾缭绕中已经出现的黄山诸景,心里感到十分惬意。

  虽然这段时间里她也为建设这个风景工程跟着受了不少累,流了不少汗水,但她觉得力没白出,汗没白流。她决心要让杨光在这个人工再现的黄山风景里,自己找回自己。

  每天下地劳动回来,她就带着杨光顺着这条风景线登山,一边让杨光登山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恢复力度,一边一次次、一遍遍地让杨光在一处处景观前回忆从前登黄山的往事旧情。

  “杨光,你看,这是咱们一进黄山看到的青石壁上的‘大好河山’

  ,咱们和郭栋就是在这儿合的影。”

  说着,金铭把当年游黄山时她和杨光、郭栋在黄山“大好河山”青石壁前的合影拿给杨光看。

  “杨光,这是什么,你想想,这不就是‘迎客松’吗?你看,它挺拔着躯干,伸展着松枝,在向我们招手,你不是说过吗,它有八百多岁了!”

  “杨光,你往那个山头看,那是什么,那不是‘猴子观海’吗?你不说它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变的吗?”

  日复一日,月复一月,金铭带着杨光,就是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走着,一遍又一遍地讲着,一遍又一遍地启迪着杨光的记忆。希望有一天能召唤回杨光往昔的灵感。

  在起初的日子里,杨光表现得很平淡,看上去,他有孩子般的新奇,却没有记忆里的惊喜。再重复上山观景时,不论金铭怎么说,他也不感到新鲜了,渐渐地反而木然了。

  在这期间,金铭不单是领着杨光观光忆景,也想起同时要把其他杨光最熟悉、最感兴趣、印象最深的事配合在一起帮助杨光追溯回忆。

  她给杨光背诵在学校里杨光曾背诵得最熟最喜欢的《岳阳楼记》。

  “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,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俱兴,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------,

  ------不以物喜,不以已悲,------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乎,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?“

  她一人兼串三个角色给杨光唱《沙家浜》选段“智斗”。

  “-----适才听得司令讲,阿庆嫂真是不寻常------”

  杨光,你不就是“胡司令”吗?你的肚子上绑着一个小枕头呢!

  她又想起在“黄山茶林场”和郭栋、杨光一起学唱的“上海沪剧”,便用上海方言唱给杨光听:

  毛主席著作闪着金光,照得车间亮堂堂----

  她又想起在黄山“听涛居”里,杨光朗诵胡志明的诗,便找出当时杨光抄下的胡志明诗朗读给杨光听:黄山小孩真乘乘,见我就叫胡伯伯------

  一切都是徒劳,一切都是枉然,一切都象登山观景一样,一项新内容开始时,杨光象孩子一样感到希奇,往下的反复,杨光便不再有新奇感,表现出一次比一次漠然无趣的样子。

  金铭累了,金铭急了,金铭失望了,金铭捧着杨光号淘大哭!

  这天,金铭领着杨光又来到山上。

  路过“迎客松”,到达一个山头,金铭蓦然想起杨光在黄山“莲花峰”上和郭栋自编的诗。便灵机一动,站在山颠,向着远方,大声背诵起来:

  天高峰险啊,我在云端。山河壮丽啊,祝你平安!

  当金铭朗诵到最后一句时,似乎听到杨光跟诵了最后一句的最后二个字:“平安”!

  是真的吗?还是自己误听?还是自己迫切的心理愿望造成的幻听?

  不,她明明听见是杨光的嗓音,只不过因刚才朗诵时她望着远方,没有注意杨光的口形。

  金铭慌了,金铭紧张了,金铭兴奋了!

  她赶紧提醒自己,不要慌,不要紧张,不要兴奋,赶快捕捉杨光的灵感!

  于是,她为了不使杨光注意力转移,假装依然望着远方,只是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留意杨光的神态和口形,用耳朵悄悄捕捉杨光的嗓音,金铭再一次高声朗诵:

  天高峰险啊,我在云端。山河壮丽啊,祝你平安!

  这次金铭看清楚了,也听清楚了,是杨光发出的声音,虽然还只是跟诵了“平安”二字,但那的的确确是他的记忆再现的火花啊!

  “杨光,杨光,你好了,你好了!我谢谢你!”金铭再次兴奋了,她疯一样地抱住杨光:

  “再来一遍,再来一遍,跟我再来一遍!”

  然而,接下来不管金铭怎么重复朗诵,杨光也不跟诵了,他又淡漠了。

  美丽的金铭姑娘突然感到自己好辛苦,好惆怅,好失望,好伤心啊。她又哭了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