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 弹指灰飞烟灭

作者: 杳杳 字数:2949

  尤记得那日清晨,朝霞密布东方天空,一轮火红似火的朝阳从东方缓缓捧出,丹阳城就沐浴在晨曦下,却失去了以往的辉煌壮丽,现在只剩下满目疮痍以及被血染过的壮丽。

  母后那日很是清醒,对镜梳理妆容,穿上凤穿牡丹花纹的凤袍,蓝色缎地,端的是高贵端庄。

  早晨我循例去给母后请安,母后早已穿戴一新。母后已经整整一个月浑浑噩噩,此时国破城亡之际,突然清醒,也不知是喜是忧。

  母后亲昵地挽住我,捧着我的脸细细打量,慈爱的目光流连在我的脸上。良久一声迂回长叹,“母后的小阿婳竟然这么好看了。”

  母后有多久没仔细看我呢?我鼻尖一酸,眼泪刹那间夺眶而出,我再不顾身为帝姬的礼数,一头扑进母后的怀抱。母后微微一僵,慨然叹道:“阿婳长大了,可不能再像小孩子一样任性。”

  我抹了抹眼泪,嗡声道:“在母后面前,阿婳永远是小孩子。”

  母后却没有像以往那样抱住我柔声安慰,而是双手按住我的肩,严肃地说道:“阿婳,你已经不小了,如今家破人亡,国难当头,母后如果不在了,你要好好照顾自己。”

  为什么我要照顾我自己,母后不要我了吗?我有些惶恐,但在母后迫人的目光的注视下还是点点头。

  叛军远比我们想得快要攻破丹阳城,宫内一片混乱惊慌。年轻的宫人早已将宫内的金银宝物席卷一空,从角门逃走,只有逃不掉的年老的宫人留下来陪皇室殉葬。

  傍晚,浓烟滚滚,将整个丹阳城笼罩住,不见月辉,我站在百尺城楼上,看着伤痕累累的帝京,无声哽咽。看着远远通向西面的道路,想找到我父兄的踪迹,却徒劳无功,只有烟沙迷了我的双眼,眼泪簌簌流下。

  云烟凄迷,看不清回宫的路脚下如踩在云朵上绵软无力,如小时候三哥给我雕刻的提线木偶,四肢被人操控着,晃晃悠悠回到了寝宫

  午夜,轰隆隆声音巨响响彻云霄,呐喊声,锣鼓喧啸,叛军已经开始攻城了。

  我连忙拎起挂在屏风上的外袍,边穿边往外走去。

  夜晚的风呼号,分明大火张狂如火龙,仿佛逼迫眼前,却还是让人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,感觉身上每一根汗毛都在战栗。我牙关打着颤,脚底下似有千斤重的铁钧,一步步挪向太极宫。

  母后早已穿戴一新,端正坐在平日接受各位母妃晨见的殿上,宁静而端庄。四姐站在母后身后,安慰着涕泣涟涟的小妹。

  母后看到我,将我揽在怀中,泪光盈盈。“阿婳,如今国破家亡,你和你的姐妹顺着密道逃出去,逃出去后,找个安静祥和的地方生活下来,永远不要对别人透露你们的身份。”

  “母后,你呢?”我把头贴在母后肩窝。“儿臣要和母后一同逃出去。”

  向来宠我的母后厉声道:“玉沛,国难当头,本宫身为国母,要誓死与国家共存亡。”母后说着泪大滴坠下,“阿婳,你是大周朝的帝姬,你的身上流着你父皇的血,你们三个是大周朝皇室仅存的血脉,你们要逃出去,活下来,不能让我们大周朝形神俱散。”

  母后说着起身朝着太极宫的晓荷姑姑跪下来,重重的磕了几个头,晓荷姑姑被惊吓到,连忙搀扶母后起来。母后想来柔弱,现在却异常坚定。

  “晓荷,本宫知道你向来忠心,本宫希望你能够和本宫的三个女儿逃出去,保护她们平安地活下来。”

  在母后的殷殷目光的注视下,晓荷姑姑坚定的点点头。

  母后得到肯定的答案后,起身,踉跄地走到凤椅旁,朝那椅座上的宝石镶嵌的凤眼咬牙一按,一道暗门在她背后的墙上闷声移出。母后把我推进暗门,将一个小小的尤带着她的体温的包袱塞到我怀中,四姐和幼妹接着被推了进来。我拽住母后的手,死死咬牙不放手,母后却笑了,“阿婳,活下去。”那笑温婉端庄。

  我看着母后拢袖,步履沉稳坐上凤座,稳声对着老公公宣懿旨:“宣六宫妃嫔来太极宫共饮鸩酒,一同殉国。”

  暗门缓缓合上,直到再看不见殿内的一丝光亮,我绝望的拍打暗门,即使那暗门纹丝不动。

  一道暗门,隔了我和母后的生死,我知道,我与母后自此会天人两隔,再无相见之日。

  晓荷姑姑握了我的手,声音干涩,“阿婳,你是个懂事的好孩子,既然皇后娘娘把活着的机会留给你们姐妹三个,你们就都得活下去,而且要好好地活下来,让你的仇人们看到,大周朝没有完全覆灭。”

  “是的。”我抬起头,被泪水洗过的眼睛晶亮,宛如暗夜中捕食,浑身散发着危险光芒的猎豹,“我要活下来,我要报仇,我要复国!!”

  四姐在前面探路,我紧随其后,晓荷姑姑牵着姝儿走在最后,姝儿被吓傻了,呆呆地跟着我们走,不哭不闹的。

  长久未通风的暗道遍地爬行着鼠虫,恶臭冲天,我们怕吸入什么有毒的气体,用袖子捂住口鼻。就这样在黑暗幽长的隧道里摸索着不知走了多久,终于看到一小缕光线。我们好像即将溺水的人看到一根稻草,疯狂地往前方跑去。

  出口被几根藤蔓遮掩,拂开藤蔓,青山绿水,竟别有一番天地。

  前面的山峰峦起伏,两头尖尖,中间是完美的弧度,乍一看像一弯残月。我忽然想到以前在父皇的书房曾经看到的一幅画,就是这样的山水图。那时我曾经问过父皇,为什么这座山这么奇怪。父皇只是摸着下巴,意味深长地说这座山是我们大周朝的命脉。以前我撇撇嘴,质疑道,怎么可能,我大周朝千秋万代,才不会将国运兴衰系在小小的山水间。没想到到了此时兵荒马乱的亡国时期,还真的救了我们一命了,只是不知道叛军会不会发现密道,追寻出来。

  我到了溪边洗了把脸,望着我们逃出来的方向,曾经嵯岮巍峨的九重宫阙在冲天的火光的映射下不堪一击,摇摇欲倒。

  “也不知道叛军能不能发现密道,不管怎么样,我们都不能呆在这儿,不如顺着河水的方向向前走去,说不定还能找到一条出路。”我听着水流的声音,流水汩汩向东流去。听大哥讲过,东方襄阳城乃周朝最繁华富饶的地方,地大物博,商贩贸易往来络绎不绝,游人如织,最适合藏匿身份。现在曙光微露,大火熊熊燃遍丹阳城,我当机立断,指挥大家饮水稍加休息,跟她们说明想继续东逃的想法。

  晓荷姑姑和四姐明白道理,表示同意我的看法,姝儿还太小,从来没吃过苦,赖在地上不同意,我和晓荷姑姑、四姐威逼恐吓,就是唬不住她。

  我无力坐到在旁边的岩石上,凉凉道:“叛军攻破丹阳城,我们肯定不能回去,呆在这儿,首先没有食物,再者谁知道附近有没有野兽,我们在这儿总归不是办法。不如往东一直走,说不定是柳暗花明。”

  姝儿将小脸别在一边不看我,我无可奈何,打开母后塞给我的包袱,里面裹着一个小匣子,我轻轻打开,是三个小巧的红色荷包,缎面上绣着我们姐妹三个的名字,打开荷包,我却惊得捂住嘴,难以抑制的哭了。

  大周朝有风俗,不论生男生女都得在孩子第一次剃发时留下一绺头发,将来当做聘礼或者嫁妆送给要娶或者要嫁的那户人家,只是这东西向来收的十分隐蔽,轻易不会让儿女知道所在。(1)母后既然早早收拾出来,一定是早就想着让我们逃出来,逃到一个与世无争的地方,嫁人、生子、变老。还有玉佩,父皇特地选的绝世美玉,再请能工巧匠一一雕琢,我们兄弟姐妹们人手一枚,只是这玉佩太珍贵,我们没有出嫁及没有娶亲的帝姬皇子们的都交给了自己的生母保管,也不知道四姐和姝儿的怎么在我母后那里。

  四姐和姝儿看到我手中玉佩,顿时哭做一团,原本都是锦衣玉食的天之骄女,一朝沦为亡国帝姬,任谁也受不了。

  我搂着姝儿,道:“姝儿,如今周朝皇室只剩下我们姐妹三个了,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,将来有机会一定要为我们的家人、国家报仇雪恨。”

  姝儿在我怀中泣不成声,良久才一声轻吟:“五姐,姝儿听你的。”

  “真乖。”我替姝儿擦干眼泪,努力挤出一个微笑。

  东方太阳升起,晨辉洒在大地上,金灿灿的,很久没看过这么美的日出了。

  注:(1)表示上面那个风俗是我杜撰的,诸位读者别当真哈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